(資料圖片)
小伙伴們,今天給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的都會接觸到小乘佛教方面的一些說法,有的小伙伴還不是很了解,今天就給大家詳細(xì)的介紹一下關(guān)于小乘佛教的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。
1、小乘佛教也叫做“小乘教”,\\聲聞乘”和“緣覺乘”的統(tǒng)稱。
2、里面的“乘”是梵文yana(音讀“衍那”)的意譯,指運載工具,比喻佛法濟渡眾生,像舟,車能載人由此達(dá)彼一樣。
3、小乘法門,是以自我完善與解脫為宗旨,其最高果位為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。
4、聲聞乘修四諦法,自凡夫至阿羅漢,論時間,速者三生,遲者六十劫,其修行的方便有七,得果有四: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羅漢果。
5、緣覺乘修十二因緣,自凡夫至辟支佛,論時間,速者四生,遲者一百劫,其修行重在悟證,悟所到處,便是證所到處,故無明顯的位階可言。
6、要注意的是:小乘佛教并非指古印度所有的部派佛教,古印度各個部派佛教記載中,都有很多大乘思想和教法。
7、上座部中也有很多大乘教法的部派,稱為大乘上座部.大眾部中更傳承了很多大乘教法。
8、公元前一世紀(jì)大乘佛教超過小乘成為佛教主流,卻不能說之前的就都是小乘!另外,現(xiàn)代人已較少談到大乘小乘這個分類法。
9、而根據(jù)南傳佛教的定義,南傳佛教統(tǒng)一稱為上座部佛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