廈門網(wǎng)訊 據(jù)東南網(wǎng)報道(晉江經濟報記者 王昆火 許春 蔡培仁 王詩偉)屋外狂風大作,暴雨如注;屋內安心休息,靜待雨停。
28日上午8點20分,記者來到東石鎮(zhèn)僑聲中學。作為東石鎮(zhèn)的避災點之一,這里臨時啟用4層共45間學生宿舍,陸續(xù)安置了300多名從學校周邊村(社區(qū))危險區(qū)域轉移來的避災群眾。此時已臨近臺風登陸,狂風大雨。在僑聲中學教職工以及市直各單位支援人員的值守下,各間宿舍門窗緊閉,全員避風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“這次臺風真的太大了,到這里,我們才覺得心安了下來?!笨粗巴鈬谰呐_風天氣,從永湖村轉移來的周腰娣仍心有余悸。28日凌晨,居住在石頭房子里的周腰娣一家8口人,經鎮(zhèn)村干部的耐心動員,舉家來到了安置點?!笆^房子的抗臺風能力弱,住在里面確實有危險。”周腰娣說。一家人住一間學生宿舍,宿舍內有獨立衛(wèi)生間,走廊有24小時供應的熱水……周腰娣覺得這里安全又暖心,在臺風天里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。
臺風過境,風雨初歇。工作人員送來面包、礦泉水等生活物資,開始逐間宿舍分發(fā)。拉家常、打游戲、吃零食……各間宿舍開始熱鬧起來,交談聲、歡笑聲不絕于耳。原本彼此陌生的人們,也因為這次共同避災熟悉了起來。
“工作人員非常暖心,也很用心?!鞭D移群眾宋雙來說,因為轉移時較匆忙,他忘記攜帶每日必吃的藥品,了解到這一情況后,值守在避災點的工作人員冒雨為他解決了難題,幫助他拿到了藥品。
“我們住在這里,感覺心里暖暖的,臺風再大也不怕?!?8日下午5點,記者來到晉江市英林鎮(zhèn)西埔村臨時安置點——英埔中心小學學生宿舍樓,安置在此的許進明和同事賴遠才不約而同地說,吃得很不錯,住得很舒服,村里的服務很周到、體貼。
許進明和賴遠才同是建筑工人,他們住在西埔村一地勢較低的民房里。27日上午,西浦村網(wǎng)格員在防臺風排查時,把他們請進了英埔中心小學學生宿舍,還特意安排他倆住在同一間宿舍。住進該安置點的共有63人。
記者走進英埔中心小學學生宿舍發(fā)現(xiàn),每間宿舍均配備木床、洗手盆、衛(wèi)生間和空調。“這里有空調吹,還免費提供三餐,說心里話,條件真比家里好?!痹S進明說,他從四川老家到英林打工30多年,第一次因臺風住到這里。他和同事住一起,也時刻關注著臺風動態(tài),看到工作人員冒雨送餐,都覺得挺感動。
“我們幾家親戚都住在這個安置點,在這里生活得挺好?!眮碜哉闹菔姓钠挚h的菜農陳志鴻告訴記者,他們在西埔村承包了一片地種植蔬菜。27日上午,網(wǎng)格員到他們菜地摸排時,看到他們住在簡易搭蓋的空心磚房里,立即勸他們搬離。大人、小孩一共10多人都住進了安置點,免費享受三餐。
西埔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洪光秒告訴記者,安置點實行專班負責管理,每到飯點,葷素搭配的盒飯就會準時送來,并由村里志愿者對著名單分餐;同時,安置點的飲用水、面包、八寶粥等準備得也很充分,大家可隨時取用。此外,英林商會聯(lián)合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會、英林青創(chuàng)會、英林泳裝協(xié)會,為全鎮(zhèn)408名轉移安置人員送上泡面、八寶粥、花生牛奶各78箱,面包59箱。
“這兩天不用干活,就在這里吃住了。很感謝!”27日晚上7點,記者走進晉江永和鎮(zhèn)玉溪小學防臺風安置點,在一間大教室里,6名菜農正圍著小桌子吃飯。70平方米的教室里,有桌椅、折疊床、涼席、食品、飲料、洗漱用品等,生活必需品一應俱全。
角落里,游金敏正在用筆記本電腦學習。這個暑假,她從老家南平來到晉江,陪伴在父母身邊?!斑@里的居住條件挺好的,外面風很大,但不影響室內學習?!庇谓鹈粽f,父母是居住在玉溪村的菜農,平時住在農田的簡易棚里,地勢低洼、條件簡陋,相比之下,臨時安置點的環(huán)境舒適不少,“原本以為這里會很悶熱、蚊子很多,沒想到條件很好,有空調很涼快,村干部還送來了防蚊花露水,很貼心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為了做好防臺風工作,27日,晉江內坑鎮(zhèn)坑尾村愛心人士張進實、肖阿紅夫婦還免費提供了一整棟出租屋,作為安置村民的臨時住所。記者在現(xiàn)場看到,這棟樓用于出租的房間共有20間,房間干凈整潔,都配套了衛(wèi)生間、空調、大床及網(wǎng)絡等。來晉江務工的蔡聰安對安置點很滿意,他告訴記者:“臺風要來了,村里十分關心我們的安全。這里的房間很干凈,物品也很齊全,我們住得很舒服?!?/p>
屋外風雨交加,屋內暖意融融。一處處安置點上演著一幕幕溫馨畫面,一處處安置點溫暖著被轉移人員的心,這就是風雨中的晉江溫情。
關鍵詞: